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洒渔镇:苹果红了南高原

    信息发布者:晓飞11811594
    2017-11-20 00:40:05   转载
    ◆记者 吕 翼 刘建忠


    刘国里 文/图


    洒渔苹果声誉日隆,不仅源于其久远深厚的产业基础,更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多年来,洒渔镇持之以恒抓好苹果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昭通优质苹果产供销基地,使洒渔的苹果产业走上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之路。目前,该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0.1万亩,占全区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年产量达25万吨,产值突破6亿元。作为昭阳区乃至全市苹果的主产地,苹果产业撑起了洒渔经济的一片天。2013年9月,该镇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从过去“鱼米之乡”变身为现在的“苹果之乡”,洒渔镇实现完美跨越,正阔步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标准化种植


    老果园改造焕发生机


    在洒渔镇巡龙村26组,我们见到了苹果产销致富带头人邹世稳。他家门前就是苹果园,又红又大的“红富士”挂满枝头,煞是喜人。而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格外引人瞩目。老邹说,这幢小洋楼就是他用种植苹果的钱盖起来的。


    巡龙村的苹果收成之所以如此喜人,果农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老果园标准化提升改造后带来的效果。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季永荣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苹果树老化严重,部分果园病虫害多,产量低、品质差,加之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栽植密度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低产果园逐年增多,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形出现,于是对老果园提升改造就成了洒渔镇工作的当务之急。


    2017年,针对老果园存在的问题,洒渔镇党委政府立说立行,采用行政加科技措施,对农户果园建档立卡,统一技术、质量标准,加强培训指导,制定了一系列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措施:一是科学整形修剪,以强拉枝、大改形为核心,培育单轴延伸下垂结果枝组;二是高接授粉品种,采用高接换头嫁接授粉品种,每亩增加授粉品种树15%;三是果园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四是科学疏花疏果,单果率达到80%以上;五是强化夏季拉枝,无背上徒长枝;六是科学摘叶露果,确保果面充分着色;七是科学施肥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增施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农药实施量。


    由于老果园标准化提升改造涉及面大,辐射农户多,多数果农能接受“高光效”树势整形,但少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守旧固执,对新事物抱有排斥和不信任态度,不仅不学、不看、不做,反而还会散布消极信息影响其他群众。针对这部分果农,洒渔镇组织村两委干部、苹果辅导员深入果农家中,给他们讲道理,做思想工作,用真诚的行动和一句句暖心的话语,终于叩开了果农们紧锁的心扉。


    一年来,老果园不知道留下了技术指导人员多少熟悉的背影和足迹,他们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帮果农纠正不足之处、查看名册、核实上报面积、实地抽查初验。与果农沟通,解疑答惑,为果农服务。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3万亩老果园标准化提升改造,赢得了果农的一声声赞誉。


    “现在政府对果农非常关心,又是组织技术培训,又是实地进行辅导,还给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每亩补助费160元,处处在为果农着想,大家种植苹果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联合村苹果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技术辅导员洪国建这样说。


    洒渔镇党委书记崔汝山告诉记者,老果园通过标准化提升改造后的苹果品质上去了,外观质量提升了,着色很均匀,每斤苹果在原来的价格上可以提升五毛钱左右,实现了苹果提质增效、生产过程可追溯的目的,也让果农真正得到了实惠。






    政府做“保姆”


    助力苹果产业发展


    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提升只是一个方面。在市场管理、经营销售以及服务外地客商方面,洒渔镇党委政府扮演了地道的“保姆”角色。


    占地30余亩的洒渔苹果交易市场,有经营门面250余个,苹果上市期间,邻边乡镇乐居、苏家院、旧圃等地的苹果也云集该市场进行交易,云、贵、川等地的外地客商也争相前来市场收购。为打造和谐、稳定、发展的市场,营造良好的苹果交易环境,该镇通过召开苹果收购座谈会,苹果收购村组会,广泛征求老党员、群众、果商、乡土老板等多方意见,形成操作性较强的《苹果交易市场管理实施方案》,并抽调工商所、派出所、城管所、乡政府工作人员,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轮流值班,较好的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环境卫生,梳理了道路交通,及时化解了一些交易纠纷,切实为果农、客商服务,保护了洒渔苹果产业的发展。


    为精准生产、树立品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让洒渔苹果产业逐步向“智慧农业”迈进,2016年,该镇与北京大学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华农天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对全镇主要苹果种植基地安装农业数据采集系统,从耕作、灌溉,灾情预警、产品溯源等多个方面为苹果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科技保护。果农可以通过公司的手机客户端实时监测自家果园的气象和土壤条件、果树长势并采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整个农事的操作过程,从而为苹果上市提供最可靠的溯源信息保障。


    政府出资,果农免费享用技术服务,这让果农得到了很大实惠。该镇白鹤村13组村民谢德兵是当地的苹果种植大户,种有25亩苹果树。2016年苹果上市,谢德兵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平台销售自家的苹果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一斤苹果卖到了4至 5元,价格比在市场上销售翻了一番。


    请进来,让农技专家为果农培训;走出去,让果农学习先进经验。洒渔镇实施的一项项惠民服务,保障了果农的利益,让果农看在了眼里,甜在了心上。与此同时,该镇还通过不断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加强基层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为大量知名企业商家和各地游客前来洒渔创造优美的环境,进一步带动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果农干劲足


    日子像苹果一样的红


    在昭阳区洒渔镇三台村18组,苹果种植大户郭世祥正在忙碌着。尽管满树的苹果已经到了成熟的时节,但这个勤快的汉子仍然不肯闲着。一会儿收拾一下果园周边的垃圾,一会儿又跑进果园看看他家的那棵有着20多年树龄的“苹果王”。这棵果树可不得了,老郭告诉我们,他家种有果树20多亩,光这一棵老苹果树产量就是2000多斤收入就有六七千元。说这话时,郭世祥兴奋的脸上写的全是笑意。


    在洒渔镇采访,记者看到集镇中心的水果销售市场异常火爆,大车小车来回穿梭于集镇主干道的两旁;大箩、小箩的苹果摆满了两边的人行道。前来洽谈和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从每年的七八月份一直持续到12月份,整个洒渔镇的苹果交易市场一直处于“热销”状态,高峰期来这里的外地客商有2000多家,人气旺,苹果火,不仅带动了洒渔镇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周边餐饮、物流等更多领域的消费。


    洒渔镇分管农业的刘志诚副镇长告诉记者,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该镇农户种植苹果的,最少的有四五亩,最多的达到了200多亩。苹果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上千户,在50万元的有100多户。刘志诚说,像郭世祥这样的苹果种植大户,在洒渔镇比比皆是。他们有的成立了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的当上了苹果种植的辅导员。由于镇党委政府抓苹果产业时间长,推广和宣传早已深入人心。现在的洒渔,谈苹果种植不只是男人们的“专利”,就连村里40%以上的妇女都是苹果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


    群众有了钱,在政府的帮助下,拆了旧房盖起了新房,有的家庭还买了小汽车。现年49岁的钱有玉是洒渔镇白鹤村1组的村民,是当地有名的苹果种植大户和技术指导员,他种植苹果已有34年,今年苹果大丰收,销量好,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家里的电视、冰箱、沙发都是卖苹果赚的钱买的,去年3月他又在自家院内修建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


    80年代种水稻,对洒渔人而言是为了“吃饱”,而现在种苹果是为了“过好”。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洒渔镇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种植到现代经济林果产业的成功转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产业发展。通过在大桥村建设气调库,延长苹果销售期,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同时,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步伐,通过村集体经济,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另外,还要围绕‘昭阳八景之洒渔烟柳’、传统古村落、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走农旅结合的路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实现 “春观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赏雪”的自然景致,将洒渔建设成为昭阳城区的后花园,打造成昭通旅游带的重要驿站。”谈到未来的发展,洒渔镇党委书记崔汝山信心满满、一脸自豪。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